close

資料:康乃爾.伍立奇、勞倫斯.卜洛克《入夜》(臉譜)(劉麗真譯)
撰寫:余小芳/kingdom

《入夜》為康乃爾.伍立奇未完稿的遺作,和他素昧平生的勞倫斯.卜洛克在難得的契機下,根據其遺稿補強缺漏的劇情,修改不合理的部分,再依照當初作者設想的可能結局續寫而成。
面對二位頗為喜愛的作家,對於這樣的跨時空書寫「合作」是欣喜的,但同時卻又感到矛盾。因為自己在閱讀之前,會知道這是哪位作家的作品而懷抱不同的閱讀心情,但是兩位作家給我的感受如此不同,那我應該用欣賞伍立奇的小說去看,還是以看卜洛克的書的心情來閱讀呢?(抓頭)

整體說來,創意的確是伍立奇的,不過大概是情節走向的關係,文字並不讓我覺得這是卜洛克的味道。意外的點在於,劇情發展比想像中來得平淡,而有些段落的銜接也顯得跳躍。

故事是一位對生活感到了無生趣的年輕美女瑪德蓮欲舉槍自盡,但她扣下扳機,卻聽見撞針敲著空彈膛的清脆聲響,於是欣喜若狂的她宛若重生,並隨即重燃對生命的熱愛。只是當她隨手亂丟槍枝,卻擦槍走火,而子彈就剛好奪走一位名為史妲的年輕女子的性命,她不過是路過而已。

這就是典型的伍立奇的創意。

我們來看看他幾部作品的開端:《黑衣新娘》中以「那個女人」為開頭,避開女子的心理層面,單純敘述女主角飄忽的身影;《我嫁了一個死人》是講一位被男友拋棄的懷孕女子,因為特殊的意外而讓她有機會冒用他人身分,混進新生活內;《枕邊陷阱》描繪一名事業有成的男子獨缺一位女主人,他因此遠從美國郵購了一名新娘,但迎娶當天卻發現新娘長得非常美豔,與先前泛黃照片內的相貌平庸女子截然不同。

從以上可以察覺,伍立奇的作品充斥著緊張或懸疑的氣息,讓人意想不到且急於知道後面的段落發展。雖然伍立奇在台灣被翻譯的作品不多,但拿前述作品對照此書,卻會發現他的作品裡總會出現亮眼又神祕的女性。

話說回來,「因為誤殺了他人而將自己搞得很忙碌」,大概是這本書的中心要旨吧。

瑪德蓮是個性憂鬱又思考過度的女性,因此許多篇幅充滿著她個人瑣碎的情緒和猶豫,但也是由於這樣的性格,才能衍生日後的行動和推展──我無端結束了他人的生命,那麼我便必須為她而活──這是一種信念,同時也是對於死者的補償心理。

本書出場人物相當單純,以無依無靠的瑪德蓮為主角,但主要角色是以史妲為中心環繞著,再慢慢地延伸到和她有關的其他人物上,比如她的房東、母親、仇敵和愛人。先前提過段落有些跳躍,是因為瑪德蓮在尋找和史妲有關聯的人的過程太過順利且有些情節、對話似乎沒有被寫出來。

經由報紙聯絡上房東還算有道理;透過店家的小妹找到母親,是我反覆翻了幾次才發覺有端倪;至於找到仇敵,則是經過母親所提的職業指示找出來的,不過怎麼那麼湊巧,就這樣讓瑪德蓮找到了呢?再來是愛人,這個比找到仇敵還要合理許多。

卜洛克在書後有提及他對於續寫《入夜》的一些想法,在結尾的部分,相信有一些讀者肯定是贊同卜洛克的,不過在這點上,我倒是站在相反的立場,因為如果結局不是○○的話,那瑪德蓮一開始死掉就好啦。說到她,必須提一下,瑪德蓮既沒有從父親那裡得到什麼遺產,卻還能不出外工作,日日揮霍地替史妲完成復仇計畫,倒也頗令人疑惑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CNU MYSTERY  的頭像
    NCNU MYSTERY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推理研究社

    NCNU MYST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