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珍.賽佛博士《死亡的益處》(大塊)(謝靜雯譯)
撰寫:呱嘰/a1234a5a

死亡是每個人必然所遭遇的課題,一般人距離死亡總感覺到有些遙遠,鮮少刻意思索關於死亡來臨時所需做的準備,但在自我邁向死亡之前,自我父母的死亡更是我們所要先面對的。或許有人因為沒做好事先的心理建設,父母離世時,顯得格外驚慌失措,使得往後生活失序;或許有人能夠妥當、冷靜面對並接受這一切,生活並不因此失常。死亡終有時這是人人皆有的認知,但該如何正視這個課題卻不是人人皆可辦到。
本書作者提供豐富的個案,詳盡的闡述當父母歿亡後,我們如何思索在傷痛之外的各種益處。本書分為幾個部份:〈死亡改變一切〉作者從自身與母親互動的經驗談起,我們看到的是她在母親離世後,獲得不全是失去親人的哀痛,也有了更多的自主的機會,並認識到自己與母親的差異,或許雙親可以期待子女成為某樣的人,儘管起初立意良善,但就子女的觀點,可能是備感壓力、難以喘息,最後甚至勉強配合而扭曲了自我,作者指出了本書的要點:雙親之死反而使人獲得更多的思索與反省;要如何得知自我與雙親的差異,可以自「我從父母獲得/沒獲得」,以及「自我欲保存/摒棄」的原則中獲得檢視。在後續「觀看遺物,選擇繼承」的討論中,作者以具體的方式說明:藉由檢視雙親的遺物,不論是物質的或精神的,皆可讓我們重新認識雙親與檢討自我。〈活著的益處:從身體、心智到靈性〉更加延續前一章的討論,把雙親之死帶給我們省思自我,並改變自我到二度成長,因為在父母雙亡的情況下,人才能真正「獨立自主」,再反覆檢討回憶雙親之死後,獲益的範疇可涉及改善個人健康、精神層次、宗教信仰等,成長不只是解除過往束縛,並且也是「以新的眼光看待父母」,不單是以主觀的情感看待親人,也能客觀的欣賞雙親獨立又特殊的個人特質,這又接續到後頭〈死亡帶來的洞見中〉討論到的「死亡空間」。當你感受到雙親即將面臨最後期限,內心會領悟一種不安,這股不安會促使人求解決之道,但此「道」不到最終關頭是難以察知的,意即說明人常於雙親之死才能客觀省視一切的困難。在「死亡空間」中即是生者可客觀省察亡者之地,作者形容道:「在此拉開一種有療癒效果的距離之後,父母便成我們的同胞,勢力不再那麼龐大,形象更為深刻……死亡空間是親子關係的最後邊界,子女在那裡真正長大成人,死亡益處隨之誕生。」正是全書精要所在。

一般在父母歿亡的日子裡,人們難免陷入失落的情緒,而心理輔導員一類的專業人士可能都期望協助我們抽離這股情緒,才能回復至常規的生活。作者卻以為這只認得雙親的死亡帶來的負面效應(傷痛),而沒進行深度的思索與檢討,雙親之死可提供我們作為反省過往生活的資源,檢討親子關係、自我價值的形塑、看待世界的觀點等等豐富而深刻的精神層面,從而在各方面更新自我,並進而二度成長、茁壯。這股反省的經驗亦可做為將來自我面臨死亡之日的借鏡,使自己不再因為距離死亡遙不可知的性質而顯得不知所措。對於雙親往事的回顧與檢討,不僅梳理或療育自我感情的過程,同時也啟發了我們得兼顧正反面的思維,不偏執於抽離傷痛,要有多元的觀點才能客觀洞見真正的死亡益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NU MYST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