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介紹
尤. 奈斯博 Jo Nesbø
尤. 奈斯博的人生複雜宛如小說一般: 十七歲時由於熱愛足球, 加入國家足球聯盟的知名隊伍, 開始翹課、逃學, 堅信足球就是他這一生該走的路, 不料一場膝蓋韌帶斷裂的意外使他不得不放棄他的足球生涯。而由於成績不佳, 申請不上大學使他毅然從軍。從軍三年的時間, 奈斯博夜夜苦讀, 週末也不休假, 把中學的課程全部讀過, 之後, 重考拿下最頂級的成績, 然後進入挪威著名的卑爾根大學( Bergen) 攻讀經濟學。
畢業後,奈斯博頂著名校經濟學位,懷著一顆熱愛音樂的心,來到挪威的首府奧斯陸( Oslo)。白天他任職於金融業, 晚上則自己作詞譜曲。一年後組了個搖滾樂團「Di derre」開始巡迴演出, 之後便成為了全挪威知名的搖滾巨星。
不久,他考上了金融分析師的證照,被挪威最大的證券公司高薪挖走, 工作和樂團變得越來越 難 以 兼 顧 , 瀕 臨 崩 潰 的 奈 斯 博 決 定 休 半 年 長假, 帶著筆電, 跳上飛機, 前往澳洲。從奧斯陸飛往雪梨,飽受時差之苦的奈斯博決定開始動筆寫下一個名為哈利的挪威警察的故事, 而這部作品也就是日後讓奈斯博聲名大噪的「哈利.霍勒警探系列」第一集─ ─《蝙蝠人》( 暫譯)。
六個月後,奈斯博銷假歸國,決定辭去證券公司的職務,投身於他熱衷的寫作,之後,哈利. 霍勒的系列故事就此誕生。
哈利. 霍勒( Harry Hole)介紹
不同於一般的警探小說,哈利沒有擁有一般「英雄」應有的形象, 反而是個個性頑固, 不按章行事的酒鬼警探, 雖然他的直覺過人, 對於事件的偵破抱持著強烈的使命感, 但是在長官的眼中還是個令人頭痛的人物; 但儘管如此, 這個角色的「缺陷」卻令小編感到著迷;因為他的頑固, 使得案件無論再如何曲折離奇他都能堅持到最後找出真相; 因為他不按章行事, 使得有些危機得以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 哈利這個角色擁有的獨特魅力唯有親自閱讀後才能了解他的吸引力所在。
「奧斯陸三部曲」
《知更鳥的賭注》( 漫遊者)
因為一場誤會, 哈利莫名其妙地成為了警監,在一份不起眼的報告裡,意外地追查到 了 一 把 致 命 步 槍 的 走 私案,不湊巧的,竟與之後接二連三發生的命案有關;二戰期間堅守岡位的軍人,沒想到最後竟然遭到國家背叛;這一場醞釀已久的跨世紀復仇計畫即將展開,除了要找出殺人兇手之外, 邪惡也正悄悄向哈利周遭的人逼近……。
《復仇女神的懲罰》( 漫遊者)
銀行女職員在搶案中遭到槍殺, 在兇手精心巧妙的設計下完全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唯一能稱得上是線索的只有監視器的影像, 不料調閱的影像內藏著驚人的發現, 銀行女職員臨死前對搶匪懺悔「都是我的錯。」此外, 除了銀行搶案外, 另一樁 棘 手 的 案 件 也 找 上 了 哈利: 與前女友的晚餐約會後, 哈利從宿醉中醒來感覺遺失了 12 小時的記憶,手機也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隨後前往的命案現場, 死者竟是昨晚約會的前女友安娜; 銀行搶案再度發生, 在另一起事件中哈利也成了頭號嫌疑犯, 兩個棘手的事件同時展開, 這只是情況失控的開始… …
《魔鬼的法則》( 漫遊者)
寧靜的七月多數人員都休假去了,沒想到就在如此祥和的日子, 接二連三出現女子失蹤案與謀殺案, 留下來的少數人員全力偵辦這次的事件, 而為了調查同事殉職的案件而再次沉淪於酒精中的哈利這次面臨到了革職的危機, 哈利透過好友的幫忙思考出了兇手謀殺的規則就是數字「五」: 每隔五天,發生在下午五點的五樓,死者五根手指的其中一根被截斷,身邊都遺留一枚五角星紅鑽… …,面對這次「最後的案件」,除了要 將 冷 血 的 兇手逮捕到案之外,走私集團首腦「王子」的 真 實 身 份 也 即 將 揭發……。
「奧斯陸三部曲」小結
由《知更鳥的賭注》、《復仇女神的懲罰》、《魔鬼的法則》所合稱的「奧斯陸三部曲」堪稱哈利探案系列承先啟後的核心關鍵; 在《知更鳥的賭注》故事最後雖然「知更鳥」的身份向讀者們揭露了, 但是故事中哈利最親密的人的命案仍懸未解, 而雖然讀者已經知道走私集團首腦「王子」的真實身份, 但是對於事件還沒有掌握到所有證據的哈利而言這起案件還是在五里霧中,隨著《復仇女神的懲罰》的推出, 線索終於漸漸掌握, 直到《魔鬼的法則》搜查終於結束,開始展開與「王子」的最終對決……。
隨著故事的推展, 讀者們也會不斷地希望王子露出馬腳讓哈利逮捕, 尤.奈斯博獨特的敘事手法緊緊抓住讀者的好奇心, 錯誤的判斷、兇手再度犯案, 緊張刺激的情節讓讀完「奧斯陸三部曲」的小編大呼過癮! 您一定要看!
《雪人》( 漫遊者)
初雪開始降臨奧斯陸, 夜晚, 男孩的母親失蹤了, 只留下了門口站立著的雪人露出詭異的表情, 在此之後又接連發生了多起女子失蹤案, 同時哈利也收到一封署名「雪人」的匿名信, 就在大家認為這只是多起單純的失蹤案時, 第一具屍體出現了……。
《雪人》小結
尤. 奈斯博的作品台灣出版的方式都是以美國的譯本來翻譯的( 出版社說台灣沒有翻譯挪威文的人才),由於《雪人》這部作品是《Frelseren》( 暫譯《救贖者》)之後推出的作品,直接從《雪人》讀起會發現故事中有「人事大變動」的情形發生,不過不管這些,《雪人》這部作品將會是尤. 奈斯博首部改拍成電影的作品; 說到北歐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白雪覆蓋著的大地, 在這雪白的大地上接連發生了失蹤事件, 高大的雪人將一切的真相盡收眼底, 哈利除了要消化同事接連殉職的消息, 收到「挑戰書」讓他決定一定要將這個囂張的「雪人」逮捕到案; 在這一集的故事中, 哈利除了要揪出雪人的真面目以外, 蘿凱與哈利之間的感情也將遭遇前所未見的巨大變化……。
如果整部作品都在辦案, 那哈利豈不是太孤單了? 從《知更鳥的賭注》開始哈利認識了蘿凱, 兩人雖然相愛, 但蘿凱卻無法忍受哈利對於殺人事件偵破的動力宛如在復仇, 如此之下使得兩人之間一直無法安定下來, 一直以來都是歐克雷夾在中間緩和兩人之間的尷尬, 這一次「第三者」的出現也將為故事增添一種莫名的奇特感覺, 尤其… … 當蘿凱深陷危機時誰會先出手相救?
2012 年台北國際書展尤.奈斯博讀者見面會今年的國際書展漫遊者出版社邀請尤. 奈斯博來台灣做新書發表會, 同時也舉辦了一場讀者見面會; 在讀者見面會中, 對談人冬陽針對奈斯博的作品提出了許多同 樣令書迷好奇不已的問題, 在這次的專欄透漏其中一個給大家啦。奈斯博的作品常常都將一些日常生活的生物中或常見的事物( 如: 蟑螂、知更鳥、五角星、雪人、獵豹… … 等)作為書本的標題,原因在於, 在我們日常常見的東西添加上了恐怖的元素, 危險就在我們身邊, 這樣的故事豈不是驚悚又吸引人呢?就拿《雪人》來說, 在挪威只要一下雪孩子們都會高興的跑出去玩打雪仗、做雪天使、堆雪人,「雪人」這種東西應該是孩子們玩樂之下的產物,白天時就像一個雪 白的大人看著孩子們遊玩, 但晚上呢? 少了日光, 裝飾成嘴巴的黝黑卵石透過月光發出了奇異的光芒, 雪人的微笑瞬間變得詭異; 而在故事中, 男孩的母親消失前, 家門前出現了一個面對著家裡的雪人,「那個雪人是你們兩個堆的嗎? 好棒呀! 」「我們沒有堆雪人呀。」,面向房子的雪人露著不懷好意的微笑, 不知是誰堆起了這詭異的雪人, 就在雪人出現之際, 他將帶走一人……。
總結
尤. 奈斯博的作品皆以「連續殺人事件」作為主題, 書中安排了奧納─ ─ 心理醫生─ ─ 的角色, 在各集中針對不同的連續殺人犯做出不同的心理側寫, 對於讀者在閱讀上有相當大的幫助; 而書中除了辦案的過程讓人著迷之外, 提及道的醫學知識讓人讀完之後會有種「充實」的感覺, 例如: 銀行為避免紙鈔遭搶劫後找不回來, 都會暗藏「炸彈」在其中、人類掌管臉部辨識與記憶的部位是「梭狀回」…… 等等平常我們「平民百姓」不會接觸到的相關知識與秘密。
北歐犯罪小說常常都帶給讀者一種灰暗、暴力的感覺, 這類作品對於人性的刻劃都相當的細密, 每個犯罪者都不會無緣無故的犯罪, 刺激著他們做出如此極端的行為背後影藏著的真相往往也讓人不寒而慄, 此類犯罪小說不同於一般的推理作品, 想要了解「人性」究竟能崩壞到什麼境界的讀者, 不妨試試這種類型的小說吧!
尤.奈斯博「哈利. 霍勒警探系列」作品列表
出版年 |
書名 |
中譯書名 |
台灣出版狀況 |
1997 |
《Flaggermusmannen》 |
|
|
1998 |
《Kakerlakkene》 |
|
|
2000 |
《Rødstrupe》 |
《知更鳥的賭注》 |
2011 年漫遊者出版 |
2002 |
《Sorgenfri》 |
《復仇女神的懲罰》 |
2011 年漫遊者出版 |
2003 |
《Marekors》 |
《魔鬼的法則》 |
2011 年漫遊者出版 |
2005 |
《Frelseren》 |
|
|
2007 |
《Snømannen》 |
《雪人》 |
2012 年漫遊者出版 |
2009 |
《Panserhjerte》 |
《獵豹》(暫譯) |
2013 年漫遊者計畫出版 |
2011 |
《Gjenferd》 |
|
|